朕在红楼当暴君

榻上参禅

历史军事

「元春姐姐,太子哥哥会杀我吗?」
幽深巍峨的宫殿内,忽明忽暗的烛光里,一个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27章:银钱开路,宝钗入京

朕在红楼当暴君 by 榻上参禅

2025-5-7 16:08

  薛宝钗口中的叔老爷,便是她和薛蟠的叔父薛弘祖。
  薛弘祖此人很有些意思,身为内廷和户部挂名的大皇商,他的行事做派,不像是坐商,反而有些像行商。
  只因薛家在两京一十三省,各处各地都有买卖,薛弘祖便带了家眷,今年在这个省逛一年,明年又到那个省逛半年,所以天下十停里,他倒走了有五六停。
  连带着他的一双儿女,薛蝌和薛宝琴,也跟着他四山五岳都走遍了,长了很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见识。
  没多会,薛弘祖便面色铁青,带着儿子薛蝌,急匆匆走了进来。
  他一进屋,便走到薛母面前,说道:「嫂子,你放心,咱们薛家虽然败了,
  但有的是钱,我会上下使银子,不会让你在掖庭受苦的。」
  薛母在宝钗的劝慰之下,刚刚才略略止住哭泣,一听薛弘祖这话,又忍不住哭了起来。
  「叔叔,」薛母叫了一声,便说不出话来,只是一个劲的哭。
  见嫂子哭成这样,薛弘祖也跟着红了眼圈。
  薛宝钗道:「叔父,圣旨里说的很清楚,薛家的家业,不许我哥哥继承,其实这样也好,我哥哥的性子,您是知道的,薛家真的交到他手上,只怕会败得更快。」
  坐在那里一直默默流泪的薛蟠,听妹妹这么说他,登时便急了。
  「妹妹,我,我,我不是。.。.。
  薛蟠之所以急了,不是因为薛家的家业,他不能继承,而是他妹妹薛宝钗瞧不起他。
  薛宝钗此时已然没有心情,更没有时间,像往日那般去哄她哥哥了。
  只见她柳眉倒竖,轻喝一声。
  「哥哥,你莫要说话!」
  「啊!?」薛蟠双目圆睁,瞪着他妹妹。
  再一瞧他妹妹蛾眉倒,面色不善,薛蟠登时便泄气了。
  他「哦』了一声,便不再说话,坐在那里一边流泪,一边默默运气。
  被薛蟠这么一打断,薛宝钗只得又从头开始说。
  「叔父,我哥哥不能继承家业,往后薛家,便是薛蝌的了。」
  薛宝钗话音未落,便见薛弘祖脸色大变,狠狠地瞪着薛宝钗,眼睛里好像能冒出火来。
  「你说的这叫什么话?我和你父亲是亲兄弟,咱们是一家人,是至亲骨肉,
  什么你的我的,都是薛家的....:
  」
  薛弘祖话未说完,薛宝钗便跪倒在地,泪流满面说道。
  「叔父,变故来得太快,事情也来得太大,侄女心乱如麻,一时情急说错话了,您别和侄女一般见识。」
  薛弘祖流着泪,让薛蝌扶他姐姐起来。
  刚才薛宝钗这话,有多少是出自真心,又有多少是出于试探,薛弘祖做了大半辈子生意,一直在和各色人等打交道,他又岂能听不出来?
  只是此时此刻,这些伤人心的话,是不能明着说的,更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薛家身为皇商,之所以能位列金陵四大家族,以前靠的是皇恩浩荡,后来借的是贾家和王家的势。
  贾家这些年不行了,好在王家还是烈火烹油,鲜花着锦一般鼎盛。
  现在王家倒了,不是倒了,是彻底没了,他嫂子薛王氏,也要被没入掖庭为奴。
  这件事要是传扬出去,那些本来就对他们薛家虎视的人,那可就再无半点顾忌了。
  那些各地的掌柜伙计,见薛家这些年渐渐败落,本来就在想尽办法挖薛家的墙角,现在出了这档子事,只怕他们会挖得更狠了。
  这些年,他们薛家是败了,但好岁也能支撑个十几年。
  可遭此横祸,他们薛家还能支撑几年?
  十年?
  八年?
  五年?
  还是三年?
  薛弘祖此时焦虑万分的,便是如何让他们薛家不败落,至少别在他这一代人手里败亡。
  薛弘祖心里清楚,他儿子薛蝌,他侄子薛蟠,都不是个做生意的料。
  而他这个侄女薛宝钗,别看年纪尚幼,只有十三岁,可她是有心机,有手段,有本事的。
  故而刚才薛宝钗言语试探他,薛弘祖虽然生气,虽然觉得委屈,但他还是很高兴的。
  才十三岁的小姑娘,便知道以退为进,便懂得操弄人心,假以时日,那还了得?
  薛弘祖明白,想要拯救薛家,他没这个本事,薛蟠和薛蝌更没有。
  而薛宝钗,或许有。
  在赶来这里的一路上,他思前想后,已经做了决定。
  他要把薛家的未来,全部压在薛宝钗身上。
  薛家此时乃生死存亡之际,不赌一把大的,是绝对翻不了身的。
  做生意嘛,本钱越大,获利越高。
  不敢赌,那永远成不了什么大气候。
  拿定主意的薛弘祖,看着薛宝钗,问道:「你有什么主意?」
  见叔父略过母亲不问,哥哥薛蟠和弟弟薛蝌都不问,偏偏来问她这个女儿家。
  薛宝钗心里先是一惊,旋即,她也有些明白过来,叔父是什么意思了。
  她想了想说道:「还是得进宫,咱们薛家想要翻盘,只剩下一条路可走,那就是送女进宫,成为外戚。」
  薛弘祖低头思索良久,点点头,算是认可了薛宝钗的这个说法。
  自古商人一道,想要做大做强,都得和权力密不可分才行。
  他们薛家之所以发家,之所以成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,不就正因为此吗?
  而这天下谁的权力最大?
  除了皇帝,还能是谁?
  薛弘祖叹息一声,皱眉道:「此事不易啊!前些阵子,家里想让你进宫,已经是千难万难,现在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,再想送你入宫,就更是难如登天了。」
  说至此处,薛弘祖话锋一转,道:「自古钱能通神,再难也有办法,不就是花钱吗,咱们薛家现在啥都没了,只剩下钱了。
  这一次,老夫要赌一把大的,不仅送你入宫,你妹妹宝琴也要入宫,你们姐俩也好有个照应,咱们薛家能不能渡过此劫,能不能翻身,就靠你了。」
  堂堂金陵薛家,又不是没有男人,结果却要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十三岁的女儿家身上。
  这种事,能做,不能说啊!
  说出来丢死个人。
  薛弘祖满面羞臊,看着薛宝钗,泪流满面。
  听薛弘祖不仅要送宝钗入宫,还要送宝琴入宫,房内众人纷纷惊不已。
  薛母和薛蟠还未说话,薛蝌便急了。
  他们薛家这是怎么了,前些阵子堂姐要进宫,怎么现在妹妹也要进宫?
  宝琴,她才十岁啊!
  「父亲,」
  薛蝌话说一半,便被薛弘祖挥手打断,
  「你也闭嘴,你不懂这些事情,便不要添乱,往后事事听你姐的,她让你做什么,你便做什么,你要是敢不听从,我便不认你这个儿子。」
  薛宝钗本来还想着,她要怎么劝说叔父,才能让他同意她的这个想法,没想到都不用她去劝,叔父竟然想的比她还透彻,比她的决心还要大。
  薛宝钗说道:「叔父,今明两年,咱们要大把的撒银子,各处的生意便不能倒,侄女想着,您留在金陵,紧着南边的生意,
  咱们在京城的生意,占了三成还多,这些年被侵蚀的也最厉害,侄女想带了薛蝌北上,料理京城和北边的生意,不知叔父意下如何?」
  薛弘祖想都没想,便满口答应下来,
  本来他是想自己北上入京的,毕竟京城那边更难一些,留在金陵料理这边的生意,相对而言则简便很多。
  但宝钗既然这么说了,心中应该是有一些成算的。
  而且宝钗最终还是要入宫的,她人在京城的话,无疑会方便一些。
  还有另外一节,那便是宝钗人在京城,让她负责给宫里送银子,让她打理内廷的那些关系,她入宫以后,有这些关系打底,她在宫里的日子也能好过不少。
  薛弘祖问道:「你准备何时动身?」
  薛宝钗看了眼母亲,道:「侄女想着明日随了母亲一起走,一路上也能就近照顾母亲。」
  薛弘祖问道:「此事能办妥吗?」
  「今儿那位张公公,还算好说话,明日再塞些银子,应该问题不大。」
  薛弘祖点点头,道:「那便好,这边你看着办,我这就回去筹银子,明日一大早,带了你妹妹和银票一道过来。」
  说罢,薛弘祖也不停留,便带了儿子薛蝌,急匆匆的回去筹银子不提。
  房内,又剩下薛氏母子三人。
  等叔父走后,薛蟠才红着眼圈,说道:「妹妹,你和妈妈都去了,这地方我也不想待了,我也要跟了你们去。」
  薛宝钗蛾眉微,本想拒绝,但她转念一想,她哥哥那性子,没了母亲和她的约束,一个人留在金陵,只怕会越发的放纵自己。
  要是那些狐朋狗友们再一勾搭,变着法的教他学坏,今日会酒,明日观花甚至是聚赌嫌,抢强民女什么的,假以时日,天知道他会闯出什么祸事来?
  薛宝钗思虑再三,还是把哥哥带在身边好一些。
  再说了,她一个女儿家,只能在幕后筹谋划,有很多事情,还是得爷们出面才行。
  只靠薛蝌一个人,只怕他分身乏术。
  任他哥哥再是皮赖,有她在一旁盯着,让他做一些具体事情,想来还是可以的。
  拿定主意之后,薛宝钗以叔父和母亲的名义,让薛家上上下下动了起来,准备盘缠行囊的准备盘缠行囊,往城内各处买卖抽银子的抽银子。
  一夜无话。
  翌日,辰时。
  宦官张咏再次登门,只见薛母,薛弘祖,薛蟠,薛蝌,薛宝钗,薛宝琴,还有一众丫鬟仆妇,上百名护卫,浩浩荡荡一大堆人,数十辆车排成一列,正在薛家正门口等着他。
  张咏眉头微皱,心有不悦。
  心说好你个薛宝钗,摆出这么大的阵仗,你想做什么?
  知道的说你母亲是罪人家属,要被解送进京,没入掖庭为奴。
  不知道的,还以为你们薛家要举家搬迁呢!
  再说了,一个罪人家属,要这么多丫鬟仆妇,跟着去做什么?
  一路伺候吗,那成何体统?
  薛宝钗轻移莲步,来至张咏身前,盈盈下拜,道:「还请公公明鉴,只因我们家在内廷和户部,有旧年要销算的旧帐,然后再计新支,故而民女和两个兄弟也要入京,这些丫鬟仆妇,护卫人等,不是伺候家母的,是伺候我们的。」
  说至此处,薛宝钗给张咏手里又塞了两张银票,道:「公公放心,民女不是那等不知分寸之人,我们远远缀着便可,不会让公公难做的。」
  张咏收了银票,心下了然。
  这位薛家女公子,带人一路随行,方便照顾其母。
  至于她带了这么多人进京,定然另有图谋,但那是薛家之事,却与他无关。
  张咏点点头,道:「一路上让他们离得远一些,别让人误会咱们是一起的,
  也别跟着我们住驿站,尽量显得生分些,对大家都有好处,
  停驻歇息之时,姑娘可以来看望服侍令堂,至于其他时候,切勿靠近,姑娘是个难得的聪明人,应该不会让咱家难做吧?」
  见张咏并不为难她,薛宝钗松了一口气,连忙点头答应不迭。
  而张咏则像昨日一样,又一次上上下下,打量起了薛宝钗。
  看得薛宝钗心慌意乱,心里直发毛。
  要不是知道张咏是个太监,薛宝钗肯定会以为他是什么登徒子之流。
  突然,张咏压低声音,笑道:「看姑娘这架势,令堂进宫之后,姑娘人又在京城,少不了要上下打点一番吧?」
  见张咏主动提起这个,薛宝钗心中一喜,连忙说道:「公公慧眼如炬,我们家在宫里,早年间也有些老关系,只是前些年家父没了,近些年又疏于走动,大家便都疏远了,民女正要请教公公,还请公公多多指点才是。」
  说着,薛宝钗又塞了一张银票过去。
  张咏收起银票,哈哈一笑,道:「什么指点不指点的,你们薛家是内廷挂名的皇商,说到根子上,咱们都是为陛下办事,都是自己人,往后姑娘可不敢再如此客气了!」
  薛宝钗笑道:「家母时常教导民女,要尊敬长辈,您是长辈,民女是晚辈,
  这些只是晚辈的一点孝敬罢了。
  公公您要是不收,让家母知道了,又该骂我们年纪小不经事,眼皮子太浅,
  眼睛里没有长幼尊卑,不懂得孝敬长辈了。」
  薛宝钗这番话,说的不卑不亢,有礼有节,张咏听了也很是欣喜。
  他又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薛宝钗,然后笑道。
  「姑娘放心,令堂进宫之后,一切包在咱家身上,不会让令堂受苦的。」
  薛宝钗闻言,喜不自胜,又是千恩方谢,又是塞了两张银票。
  随后,张咏带人将薛母押上一辆马车,当前先行。
  等张咏的队伍走出一里路去,薛宝钗这才和叔父薛弘祖洒泪而别。
  再然后,薛宝钗带着大把的银子,带着他哥哥薛蟠,堂弟薛蝌,堂妹薛宝琴,以及丫鬟仆妇,护卫人等,浩浩荡荡上百人,远远缀在张咏的队伍之后,迳往天子脚下而去。
  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