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武神聊天群

宁心静气

历史军事

对于穿越这种事情,开始唐峰是不相信的。
但是,现在他相信了。
唐峰穿越 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075章 最后一次机会

大唐:武神聊天群 by 宁心静气

2025-7-14 00:10

  魏王李泰显然也是知道其中的道理的,自然不会再多嘴说些什么。“儿臣谢父皇隆恩!”
  魏王李泰干脆利落的谢恩,没有矫揉造作的故作推辞,也让唐王李二舒心,便叫人赏了些珍玩摆件给他带回去。之后唐王李二又嘱咐了几句,让魏王李泰好生办事,将此次科举办好,不得出现什么疏漏,而后便让人退下了。不说魏王李泰得了赏赐如何高兴得意,唐王李二待他走了之后,便收起了脸上的笑意。
  他重新拿起案上的一封密折,忍着怒气的再看了一边,胸中似有团团火焰在燃烧着肺腑,唐王李二一怒之下将那封密信摔了出去,骂了一声:“孽畜!”
  一旁的荣德全却是耳观鼻鼻观心,只当自己师哥木头人,看不见也听不见,不敢出声劝慰什么。唐王李二坐在龙椅上顺了好一会儿的气,才勉强平静下来。
  。难道真的是他做错了?
  还是说他的太子,就是这么一个狠得下心肠的人?
  唐王李二一时不知道究竟是该为自己不识人心悲哀,还是该为太子狠心而感到痛心。还是观音婢对这些孩子们了解甚深。
  唐王李二想起了长孙皇后临死前的交代,又不由得感到哀伤。
  观音婢在他心中的份量尤其不同,如今想起来,仍旧还会觉得伤心。李承乾是他们之间的长子,自生下来,唐王李二就对他寄予厚望。
  一直以来,虽然太子李承乾有诸多地方做得不好,令他、令朝臣不满,但是唐王李二都选择了包容。毕竟没有人是天生就懂就会就擅长的。
  以后慢慢教导,多经历一些也就会了。
  他让魏王李泰办差,也是为了他们兄弟互相激励,共同进步,并没有让魏王李泰威胁到太子的意思。只是他却忘了天家无父子,更无兄弟!
  如今造成这样的局面,会发生什么事情,唐王李二也早有预料,只是一直都不愿意去多想罢了。“唉!”
  唐王李二响起太子小时候的乖巧与稍大一点时的优秀,再对比如今,不由得叹了口气。再怎么说都是从小疼宠偏爱的太子,他也不可能一时撂开手就不再管他死活了。
  就算太子犯了错,他也还是不忍心看着他自取灭亡。只是如今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,容不得他心软了。那就再给太子最后一次机会,端看他自己如何选择。
  若是最后太子真的走上了那条抄家灭族之路,他也没有办法再宽容。就算他肯容太子,天下人也不能容。
  但是身为一位父亲,唐王李二也有了年纪,也经历过丧妻之痛,不忍再经历丧子之痛,便只得留太子一命,其余的却是该如何,就如何了。
  郭默在长安,也是消息灵通的,但有什么风吹草动,他都—记录狭隘,然后奇去郭黠处,让他安排人送到唐峰手里。
  如今夫人长孙明兰将近临盆,虽然局势紧张,太子和魏王也有许多动作,但这些都得往后排了。什么事都比不上他们唐国公府正经的世子出生要紧。
  虽然唐峰前面已经有了两位公子了,但是都并非唐国公府上正经明媒正娶的国公夫人所出。
  虽然那两位也都是出身不凡,身份贵重,真要计较起来比正经的国公夫人长孙明兰还要高出不少,但是这时代,毕竟讲究名正言顺,讲究一个名分。
  不管唐峰与外人生有多少孩子,这国公的爵位,将来也只能传给长孙明兰肚子里出来的长子。毕竟,只有长孙明兰与唐峰的孩子,才是这府里名正言顺的嫡出。
  如今唐峰出征在外,顾及不到。
  这府里府外的事情,就都交给了郭默操持。当家主母即将临盆,可不是小事。
  他们府上又没有个有经验的长辈指点操持,郭默就算再能干,也是个男子,是个谋士,有些事情却是不好管的。于是,郭默便叫人去请示了一下长孙明兰,是要去夫人娘家,赵国公府上请来国公夫人坐镇帮村,还是到唐国公兄长罗通越国公府上,请来老夫人或者罗通夫人来坐镇帮村0....
  对于长孙明兰来说,娘家那边,自然是祖母才是最亲近值得信任的。
  赵国公府的当家主母,是她的嫡母,虽然长孙明兰已经记在长房名下,却依旧并非嫡母亲生,不说不好请嫡母过府帮村,就算请了来,人家也果然肯来,她却也不好让人家做什么的。
  毕竟那是个长辈,还是个不怎么亲近的长辈,怎好劳动?
  但是祖母与她虽然亲近了,却是年事已高,她又怎么能够让祖母为她操劳?
  到时候她生产之际,若是有些什么紧急之事,不是还得连累祖母一把年纪的还要担忧挂心?这就是她不孝了。
  而越国公的老夫人,虽然待唐峰犹如亲生,待他也是颇为友善,待她肚子里的孩子更是看重,但毕竟也有些年纪了一,请过来是应当,但是府中诸事,还是不要太劳烦了。
  想来想去,长孙明兰最终决定,自己亲自去一趟越国公府,请老夫人过府,还要请教嫂子线管的布置,带到临产时,再请嫂子过府帮忙,之后再重谢他们也就是了。
  毕竟,虽然他们不是一府同居,却也是正经3.8的一家人。
  老夫人本就是她夫君的嫡母,是她的婆婆,生产之事,请嫡母照应,本就是正理,也一家人相互帮村、彼此信任。外人也不好说什么的。
  长孙明兰趁着自己还能走动,便要将此事定下来。
  又因为担心娘家人有什么想法,便特意打发了身边的侍女,带了礼品回去,好好的解释一番,以免他们多想。毕竟没有干放着婆家人,另请娘家人回来照看的。
  唐峰与罗通的关系又是朝堂上下心中都清楚的。
  长孙明兰相信,只要自己礼数到了,解释清楚,娘家的嫡母也是名门大家出身,自然不会计较的。而祖母聪慧,也应当能够理解她的一番心意,自然不会与她生气。
  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